好吧,太久没更新了,基本上都杂草丛生了。
好久没有像今天这么兴奋了。今天 html5 研究小组 的 秀野堂主 来学院报告厅做了一个推广HTML5的讲座,讲得很精彩,听得人有点热血沸腾,是的HTML5很美好,但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
因为对于说HTML5好的太多了,确实HTML5有很多特性能解决我之前在一些开发选型上遇到的很多问题,而Web Application必然是大势所趋(目前Google在推,微软在推,360也在推(噗)),于是就不想去总结好处了,谈谈今天乘着提问时间提了(吐槽的)不少问题,其实质量不高,笑点居多,于是就share一下~(其实我只是不想再去吐槽目前因为标准没发布存在各种兼容性问题):
1、微软在推动IE6的灭亡,还建立了一个网站做倒计时,这是好事,但那个表里面更突兀的是国内的IE6占用率依然看了很不舒服,不管在IE6灭亡的速度,还是对于标准支持的动力上,国内显然远远的落后于欧美,目前欧美已经有很多关于HTML5开发的订单了,那么短期HTML5少不了主要还是面向国外的客户,国外的订单,而国内技术社区对于HTML5研究上确实还算是比较领先的,那是不是更多的时候,国内从事技术研究的人还都是在为国外客户服务,在目前国内软件行业,已经有宁可出一个全英文软件,全英文官网在国外销售,或者制作全英文App的趋势了,这对于国内来说,是否算是一种损失呢。
2、目前国内技术圈确实比起原来好很多了,有了更多交流,开放的氛围,更多的聚会交流活动,这确实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目前搞技术的人总有那么一份偏执,对于新技术的一些执着,和研究,对于新技术在技术圈的推广布道,搞技术我们觉得我们很Open,紧跟时代步伐,这在国内用户来说,有不少依旧觉得这是技术圈的人在毫不考虑用户的自High,那么在对于像HTML5这样新技术推广的时候,除了推动从业者加入,除了“不支持”、“强迫”用户之外,是否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像用户推广,让用户去体验到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好处。
3、看好HTML5其实很多时候倒真不是看好新的标签和本地验证的一些特型,更多的是HTML5的API为Web Application提供更大的可能性,而之前没开放一些权限的原因就是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对于本地数据存取上,说HTML应用比EXE安全的前提是当时并不存在那么多在本地的存取和socket网络通信,那么在HTML5要开放这些API的时候,安全性也必然是一个不能别忽视的问题。
(当然,其实这只是我对于今天讲座说HTML5更安全的吐槽罢了,因为这似乎是浏览器开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HTML5开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活动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云存储机会”的圆桌讨论,嘉宾是金山网络的傅盛,新浪微盘产品经理段小娇,联想网盘的经理罗予晋 还有似乎这类活动总会有代表出席的法国电信,以及传说中的keso老师。之前一直在和别人说,国内各种不成熟,各种不靠谱,在国内做云,简直就是浮云,因为对于云服务,尤其是云存储来说,安全,保密这是一回事,但最关键的是可靠,不能别人把数据都纯在上面,不知道哪一天,不想干了,说没就没了,于是碰巧今天有一个关于联想网盘的段子,联想是07年开始做面向个人的网盘的,但在后来我也不清楚是具体什么时候,中间过程如何,他们决定不再做个人网盘了,转向开始面向企业用户的网络存储方案,但同时他们表示未来对个人业务依旧有兴趣,以及对于之前方案个人用户的做法表示并没啥太大可惜的,于是这例子似乎也算是大公司做这行里面正好命中我说不靠谱的例子,于是就想到当年联想出售手机业务,如今又重新以更高的价格买回来继续做,更给力的是之后keso谈的时候直接来了联想更典型的案例:“你们也不想想当年怎么把FM365给搞没了”。新浪微盘其实是一个之前并没有关注过的产品,但是之前我一直都在尝试SAE,在上面做一些简单的应用,然后就是新浪山寨版S3,然后今天听介绍,知道微盘是基于新浪SAE和S3底层存储方案上的面向用户的存储方案,但同时也开放各种API什么的,这确实是一个很棒的组合,不论是微盘得到重视还是SAE得到重视,这都将是一个很理想的一种状态。当然今天keso 的一个观点还是最为认同的,当然,下面只是根据我额理解转述:
接下来是关于米聊,其实当初看到国内突然间有很多公司开始基本原封不动抄袭一个iPhone上又一个流行应用Kik,而从没有考虑过我国实际情况和美国的差异,米聊,还有腾讯的微信,盛大的Kiki,其实一开始真不是很明白这软件在国内真正的意义有多大,他们究竟是针对一个怎样的群体,有一个如何的定位,还是只是根本毫无思考的只是照搬,当然,非常欣慰的事情,今天还是听到了较为满意的答案,关于这样一个应用所最为合适的应用场合;当然,对于目前还没找到明确方向的情况,所以暂时还是只能说并不看好这类应用在国内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