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还在继续

一直一直十分忙碌,稍微放缓歇一会儿的日子也只是因为DEADLINE推迟了可以稍微调整一下精神状态罢了,想着2013年都开始这么多日了,2012年的总结都还没有来得及写,想着2012年的作业到现在也还没完成。

前几天的又是一年一度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看着相当给力,不管是嘉宾还是公开课,但今年的这几天都在学院连续作战赶作业,只能看结束之后的报道和之后出的视频了。去年的大会也很棒,那时候也还在GeekPark的产品团队,和一群很GEEK的同伴一起做一个很COOL的产品,目前却也因为暂时抽不开身没法去了,但依旧还是爱着这个产品。

翻起去年的日志,差不多去年的今天,那时候已经回家了,一直在玩『イナズマイレブンGO』,通关了,队伍也算是有点样子了,于是看看今天,依旧还在帝都奋战,看着窗外的霾,最近在玩『イナズマイレブンGO2』 ,虽说是赶在了2012年结束前就通关了,到现在也有不少的游戏时间了,虽说吹雪和雪村都已经收到了,但队伍还是乱得不成样子,但只能说大概还勉强能够刷一刷电脑。

去年的时候,说着想把GO的羁绊收人这个神奇的系统整理好写个WEB程序,可最后也就把数据录了一些就作罢了,今年,由于iOS作业实在没有头绪应该做什么,于是就拿起GO2的羁绊收人开刀做了个简单的App,而且基本的功能算是完成了吧,当然数据录入还差了一些。把作业交过,鉴于暂时没有时间折腾这个开发者帐号,于是有机会就整个ipa出来玩玩好了。希望真的能有这一天,而不再只是说说。

嗯,时刻都有着还有好多好多作业在盯着我的感觉,不过今天确实疲惫这几天倒是睡得挺安稳,不过睡过醒来又是一场新的战斗,还个个都是攻坚战,嗯,希望最后还是能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拿来share,大概是个美好的梦吧。

 

远程桌面保存密码(凭据)的备份导出

这年头Windows Server的各种维护都需要用到远程桌面,而在新的远程桌面协议中,远程桌面开始使用凭据进行登录

就像这样:

支持凭据登录最大的特色吧,就是可以记住凭据,记住之后再连接这台机器的时候就不需要输入密码的。记住密码是相当方便的,但如果长时间都使用记住密码,而没有自己去输入密码,就可能会忘记密码,要是又忘了密码,电脑又重装了,没留下曾经记住的凭据信息,那就是一个大杯具了。

虽然说把密码牢记在心是一个好习惯,但要还能连上的话,就算忘了密码,也还能进去改,所以说还是有必要好好保存和备份这些凭据的。

凭据保存备份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远程桌面连接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被保存在注册表下,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Terminal Server Client

只要将这部分注册表导出备份即可,但是导出这个只有历史记录,并没有凭据信息,也就是保存的登录帐号密码,而这些信息是被存放在另外一个神奇的地方的

于是第二部分就是导出系统的凭据,Windows把各种域网络登录的凭据都统一管理,在

控制面板》用户账户》管理您的凭据

进入之后可以备份保管库,并给备份文件设置密码,这样才能完成“记住凭据”的备份

游戏之旅第二站——Rabit Hole

其实一直都很想做游戏,直到这个暑假才迈出了真正的第一步,还只是一个超小众的脑力游戏

不过自从开始做了之后,真的觉得做游戏还是会上瘾的,然后尝试用不同的技术来做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嗯,上一次是HTML5,这次是Adobe AIR。于是在凯琳姐的给力支持下,在连续好几天加班作战之后,这次的所谓概念游戏也已经完成了雏形,虽然说还有各种待完善的地方,嗯,完成了本身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这学期的下一次战斗大概是Unity,虽然说决定做TD,不过真想象不出最后做出来回事多么神奇的样子。

虽然感觉和自己一直想做的有些规模的游戏的距离还是蛮远的,不过,道路是曲折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QoQ

嗯,于是附上在神奇的 中兴汇天地 上传的版本下载,欢迎大家来注册下载评论 QoQ。未来会有正式完成版的,嗯,我相信一定会有的 QoQ

新浪微博mid的base62算法的C#实现

好吧,这几天给人写微博应用,于是彻底给新浪微博跪了,关于微博信息的返回值,又是id,又是mid,然后还有一个base62的mid

然后在开放平台的文档上,ID和MID的类型都是int64,而且两个的值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新发出去微博返回的ID和MID是一样的,虽说猜测觉得目前ID和MID只是为了向下兼容比较老的数据才留出来的,现在都一样,但由于新浪还是留了queryid和querymid进行互转处理的接口,所以还是不敢随便去认为ID和MID一样。

既然id和mid都是int64的数字,那么这个base62的mid是什么呢,从我知道的来看,目前新浪微博的每个微博都有一个独立页面类似

http://www.weibo.com/*****/ywnwezFce

而这个后面的ywnwezFce就是base62的mid,查阅资料这是一个短网址变换,变换的方法则是base62,如果需要对MID进行变换的话可以使用微博API的querymid,但是新浪对于API的请求有次数限制,虽然说这个API支持批量转换,但还是自己来实现这个转化比较好,网上关于base62的代码很多了,但新浪微博的短网址又不只是简单的对id的int64进行base62,而是进行拆分之后分别base62后再连接,于是就用C#实现了一下

public String bst = “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public String base62(String mid)
{
long int_mid = Int64.Parse(mid);
String result = “”;
do
{
long a = int_mid % 62;
result = bst[(int)a] + result;
int_mid = (int_mid – a) / 62;
} while (int_mid > 0);
return result.PadLeft(4,’0′);
}

public String getSinamid(String mid)
{
long int_mid = Int64.Parse(mid);
String result = “”;
for (int i = mid.Length – 7; i > -7; i -= 7)
{
int offset1 = (i < 0) ? 0 : i; int offset2 = i + 7; String num = base62(mid.Substring(offset1, offset2 - offset1)); result = num + result; } return result; } [/code]

Pixiv manga模式查看小工具

各种原因还没时间去更新iPixiv,于是只能说声抱歉了,不过嘛,偶尔直接去看Pixiv时,碰到Manga看起来总是各种卡着不顺畅,虽然个人网差是一方面原因吧,于是就捣鼓了这么一个小工具。。

其实也没啥了,功能很简单,效果如下:

范例地址:http://www.pixiv.net/member_illust.php?mode=manga&illust_id=28301704

点击前效果:

点击后效果:

 

使用方法:

把下面的链接拖动到收藏夹,在Pixiv对应页面点击收藏夹即可:

Pixiv Manga View

Tips:

使用之后将会改变页面的显示效果,所以等图片都加载完,直接页面另存为就可以保存所有图片了(原先能不能这样不知道)
也改变了原先manga的图片加载方式(由原先的浏览到时才加载改为全部立刻加载,因此可能会对服务器造成一些负担,所以慎用)

2012-06-30 测试有效
2013-06-27 更新,需要替换收藏夹的链接
2014-10-16 更新,需要替换收藏夹的链接
2015-08-03 更新,需要替换收藏夹的链接

本文地址:http://blog.smdcn.net/article/1148.html

在RedHat Server 5.4上安装YUM

今天碰上要给一台装有Linux的机器做维护,于是就以为按照以往经验就能解决问题,但是神奇的发现机器上一堆的软件包都没有安装,
最要命的是连软件包管理器也都没有安装,本以为是FreeBSD,查了一下才发现是RedHat Linux Server 5.4,
于是开始着手安装YUM,在Google搜索了一下,发现貌似类似的情况不多,但是这确实不是我第一次遇到RedHat没有yum了,
因为上次遇到的时候是别人让帮忙看看,解决不了也就没留心,但这次维护是必要的,于是尝试了许久,
这大概是我最不舒服的一次经历了,而且RedHat很多资源都不多,于是基本rpm包都是借助了CentOS 5,于是对RedHat充满了怨念。

首先需要确定系统架构
#uname -a
Linux skw 2.6.18-164.el5 #1 SMP Tue Aug 18 15:51:48 EDT 2009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确认是x86_64之后,在网易的mirrors下载需要的rpm包:(如果是i386的话则需要到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i386/CentOS/ 找到对应的软件包)

wge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x86_64/CentOS/m2crypto-0.16-8.el5.x86_64.rpm
wge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x86_64/CentOS/python-elementtree-1.2.6-5.x86_64.rpm
wge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x86_64/CentOS/python-iniparse-0.2.3-4.el5.noarch.rpm
wge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x86_64/CentOS/python-sqlite-1.1.7-1.2.1.x86_64.rpm
wge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x86_64/CentOS/python-urlgrabber-3.1.0-6.el5.noarch.rpm
wge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x86_64/CentOS/yum-3.2.22-37.el5.centos.noarch.rpm
wge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x86_64/CentOS/yum-fastestmirror-1.1.16-16.el5.centos.noarch.rpm
wge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5/os/x86_64/CentOS/yum-metadata-parser-1.1.2-3.el5.centos.x86_64.rpm

然后 安装软件包,并导入证书

#rpm -Uvh *
#rpm -import http://mirrors.163.com/centos/RPM-GPG-KEY-CentOS-5

让yum使用网易的源:

#cd /etc/yum.repos.d/
#wget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Base-163.repo

使用
#vi CentOS-Base-163.repo
在所有mirrorlist前面加上#,把所有$releasever替换成5,保存

#yum clean metadata
#yum makecache

于是yum就正常工作了,然后随手就更新一下,就OK了
#yum -y upgrade

一期完成!说说最近在做的 ~

嗯,最近在忙关于WebQQ的一个应用开发,其实得知这个事情的时候,离初赛交PPT已经不到一周了(还好只是PPT),不过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了战斗,很高兴过了初审 。 接下来就是噩梦的考试周了,于是经过不断的奋战,费了不少劲,总算是把一期的功能基本完成,提交审核了。

喜欢的话 http://dev.qq.com/match.php 给 Schedule Genius (Ctrl + F 搜索 genius) 投上一票哦~

于是现在放出刚出炉的坑爹截图了哦~ 于是还要接着奋战把剩下的功能搞定,任重而道远 》《

也来说说国内免费CDN服务——Webluker

由于之前国际线路抽风比较严重(虽然反映了以后这几天看来好了很多),因此最后决定给Blog加了一个国内的CDN,然后就被ZWT吐槽居然选择用CDN,于是就来说说这个Webluker吧。

其实吧,大概从今年2月底就开始接触Webluker,并且一直在某网站(你懂得)上进行使用,效果很好。

其实对于CDN在很多人眼里概念只是网络加速的,觉得不管静态内容,还是动态内容,但凡用了CDN以后就能利用他遍布的节点提高网站访问速度,而且目前大多数所谓的CDN,基本都是简单的基于缓存服务(Vanish、Squid之类的)+很多节点来实现的。但其实真正对于CDN,并不是怎么简单得一概而论的。CDN全称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而不是“网络加速”,当然,CDN的目的是网络加速。

去看看真正正规的CDN服务商就能注意到,CDN被区分成很多方面,静态内容加速、动态内容加速,音视频内容加速,而这些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音视频内容加速小网站也不好说太多,重点就是来说前两者。首先是最简单的静态内容加速,很简单,就是缓存服务器访问一次源服务器,把静态内容抓取缓存下载,可能预设一定的缓存期,这样,每次用户访问网页的时候就不读源服务器,直接查看缓存的内容即可。而对于动态内容加速,其实一些技术优化方面相对复杂,但一般我们能看到的表现就是每次请求离自己最近的CDN服务器后,服务器向源服务器获取信息,然后再把信息返回给用户。当然,对于一些大型门户或者CDN服务商,他们可能会在过程中做很多优化,比如动态内容只有在更新后才会请求CDN服务器抓取更新之类的,存在一些逆向交互的设定。所以这就是我并不喜欢那些只是部署一堆的Squid服务器,然后以类似反向代理的方式就自称CDN的服务商,当然,更不喜欢说所谓不分青红皂白就用CDN,以为用了就能提速的说法,虽然说反向代理+缓存就可以是最基本的CDN服务了,但实际上这个也许对于静态内容,效果一样能很好,但是对于动态交互比较多的网站,尤其还设计到大量POST数据的网站,实际上用CDN很可能会影响网站的交互效果。所以对于CDN的应用可能是必要的,但不能滥用,做好静态资源隔离后对静态内容进行CDN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那么现在说一下我为啥喜欢Webluker。虽然他也只是一个免费的面向大众的服务,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对于我做小网站他是足够的了

Webluker是一个很灵活的CDN,首先他预置了一些很聪明的设定来区别动静态信息,同时,他还接受来自Web服务器提供的缓存设定,而不是一概使用统一的缓存设定,在Web程序和Web Server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设置Cache-Control和Date来灵活的控制缓存策略和缓存时间。而在Webluker的后台菜单CDN设置中还提供了针对目录和扩展名的自定义缓存策略,可以更为灵活的控制缓存设置。

同时,Webluker后台提供了缓存内容刷新的功能,可以在网站静态内容更新后及时通知缓存服务器更新,这是一般缓存服务器标配的功能了,不过如果不是自己架设,很多服务商并不把这个功能开放给用户

当然,作为Webluker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改进的CDN性能和流量统计功能,也是一个很棒的辅助工具,他可以用来检测CDN的运行,同时可以了解源是否出现问题,或者是否策略设置错误,导致一些回源流量过多,以减少因为加了CDN,反而产生源流量过大的问题。而这些功能对于很多商业的CDN,都不一定提供,或者开放修改的,当然很多商业化CDN可以和技术沟通定制更为人性的策略,以及缓存更新的通信接口。不过免费CDN能做到这么多已经很可贵了。

目前Webluker只有国内节点,而且节点也并不很多,而且有国内网络的通病,需要验证备案。不过实际使用还是很给力的,Uptime也一直很高,有的时候静态内容被缓存后,就算站源服务器挂了一段时间,网站页面还是能正常访问到的,当然,如果CDN服务器维护升级,或者挂了就杯具了哈。在实际应用中还是相当给力的~嗯,就是这样 TvT

不过还是那句话,CDN不是万精油,不是全站都用了CDN就好,就能提速,只有合理使用才能事半功倍 ^_^

把域名从OnlineNIC转出的历程

经过了长时间的焦虑与不安,今天总算收到了域名转出确认邮件,当按下确认转出以后,然后查询whois信息,发信转出已经完成了,总算是送了一口气,总算是把域名转出去了。而转出的过程的麻烦已经让我备受折磨

当然这个糟糕的经历起源于一开始的不注意,因此这基本上是一个很反面的案例,不论是在域名注册信息的处理,和选择注册商上,至少,当时如果在万网注册的话,不经过任何流程,直接一次投诉就能解决问题,而我确碰到了对信息核对较真的外籍注册商OnlineNIC以及和万网一个德行的国内注册商35.com

域名是在2004年就注册了,当时年纪还非常小,搞不清楚状况,所以域名是托朋友注册的域名,而且非常不幸,域名既不是在万网,也不是在新网注册,而是在中国频道注册的,因此转出过程也倍感麻烦,而网上很多人和万网新网沟通的方法和很难起到帮助作用。

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遭遇国内域名各种糟糕的管理之后,我决定要转出域名,于是我开始寻找转出的方式

这时候遇到的第一个头痛的问题是,域名是在一个不知名的IDC注册的,目前比较庆幸的是这家IDC居然还能存活到现在,于是我还能续费到现在,但是我试图和这个IDC联系转出的问题,始终得不到答复。于是我只能另寻他路。

于是我剩下可以知道的信息:域名注册是 China-Channel ,域名的WHOIS 信息标记是 OnlineNIC , 而域名信息管理是 35.com ( 虽然说三个基本可以划等号,但还是有一些小分别)

于是我通过域名信息管理的面板找到了35.com负责域名转出的联系邮箱,发送邮件,邮件回复的效率挺高,收到了一份和万网神马的类似的《 中国频道国际域名转出申请表》要求填写签字打印,邮寄(国内的注册商的基本流程),于是这本来也没啥事,问题是上面还需要有域名代理商的签字,于是我就需要确认代理商是哪家,因为我确信不知名的代理商肯定也不是一级代理商,最后得到的答复也证实了我的想法,注册商是:“台山市新视野网络有限公司”,于是我就和那边联系,并且按照要求把材料邮寄给他们,最后接到通知说要我取得他们下级代理商的同意她们才能转,于是又绕回了一开始的起点。于是这问题一直想不到解决方法就搁置了一段时间。

于是大概几个月以后,看到很多人说这样的问题可以和ICCAN投诉,于是我也就开始了投诉,在第一次投诉后我得到了和之前发邮件去问一样的答复,要我重新取得代理商盖章并且邮寄申请表。十分无奈的发了第二封投诉,并且附上了关于代理商的问题,这次收到的邮件提供了一个负责管理代理商的负责人的电话,说让我打过去问,于是十分无奈的打长途过去,他们记录了问题,说会帮忙去协商,然后于是我就等着他们的协商,不过也就如此杳无音讯。

于是从开始尝试转出的09年初拖到了10年,期间还是要正常续费的。在今年续费的2个月后,我收到了来自OnlineNIC的邮件,他们打算把在他们名下的在他们中文区(中国频道)注册的域名批量转移注册商到35.com 。于是本对这件事情已经很无奈了,但是我意识到如果不在这时候做出回应的话,域名转到35.com 以后就基本上无法沟通解决问题了,于是我抱着尝试的心理,把经过全部整理,并且强调了这次批量转移注册商事件向ICCAN投诉。

于是这次投诉算是比较有效的,收到了来自OnlineNIC Customer Support Manager的 Leon Freeman (虽然我觉得也是中国人) 发来的邮件,而且我注意到上面对于我的投诉,ICCAN标注了 Priority: High ,算是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把在35.com的糟糕体验反映了之后,算是同意进行转出,在核对身份证件的时候,由于证件是中文的,他认为不符合,于是我检查了一下我在35.com的中文信息确认无误之后,要求他验证中文用户信息,而之后我再次收到了 中国频道 的邮件,像往常一样在附件中提供了那个转出申请表(大概是因为OnlineNIC客服无法验证这部分信息),我本以为又绕回去了,于是本打算去和Leon说,但是觉得既然这次还是希望比较大的,我就直接把我的所有抱怨吐槽给了35.com的专项客服,很Lucky的在之后的1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面,收到了中国频道的域名转移密码。

于是之后就是像往常一样的转移程序了,不过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估计毕竟国际域名还在OnlineNIC下,所以并不像国内注册商一样需要不管他,等待5-7天过期以后自动转移,而是收到了转移确认邮件,并且在输入确认验证以后直接就通过API完成了转移工作。

于是下面算是一些总结吧:

1、并不是不能在国内注册商注册,但是
一定要直接注册,不要通过代理商注册
不要选择到万网、新网这种只注重保有率的,恶意限制转出的注册商
厦门的注册商(如eName、namerich和本案例中的35.com)主要都是为米农服务的,他们本身都有活跃的域名交易平台,所以他们在处理转出问题的时候还是比较和国际接轨的(【其实在这里转移的过程中我查了OnlineNIC的联系信息,其中大部分的联系电话也都是0860592】)

2、不管是在哪个注册商注册(尤其是国外的注册商),国际域名中域名所有人必须填写真实的信息,这对于处理域名纠纷帮助很大(这基本是老生常谈了)

3、和ICCAN邮件投诉的时候并不建议照搬模板,自己把遇到问题用英文说明清楚对于他们认定问题的严重性和对于处理的时效很有帮助,如果ICCAN觉得比较重要,对于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帮助

MiniCardX 2010 V2.0 Beta 5

MiniCardX
Version : 2.0.0 Beta 4 ( 2010-08-11 )
Author : SmdCn
Team : Ocgsoft
Website: http://blog.smdcn.net
Email : smdcn@ocgsoft.cn

MiniCardX很早就完成了,不过也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软件设计之初的定位就不只是做一个游戏王卡片查询器,而是打造一款简单、易用的的游戏王组卡工具。为用户提供高速、简单、易用的查卡、组卡体验。

之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停止了更新,不过还是有人要,所以更新了发上来,于是欢迎测试报告BUG~ 囧

PS1:常用卡表那啥年久失修,于是有啥修订建议欢迎联系我~
PS2:恩,这次只是数据更新,目前一些新的资料特性相关数据会在下一次更新的时候发出来。

下载地址:http://www.i-comic.org/MCX2_B5.rar

程序是支持自定义卡图路径的,你可以通过修改路径和其他软件共享卡图,如果你需要下载卡图,请点击这里:http://www.ocgsoft.cn/downloads/26.html

更新说明:
What’s New in V2.0 Beta 4
1、卡组导入、导出格式加入.deck,方便直接编辑NBX卡组
2、卡片类别列表搜索选项加入:TCG独有、OCG独有
3、修正一些已知问题

What’s New in V2.0 Beta 3
1、增加从结果列表拖动卡片加入到卡组列表的功能
2、增加搜索结果列表双击加入卡组的功能
3、【MCX经典】支持如果当前查看的卡片没有卡图自动后台下载卡图的功能(可以在设置中关闭)
4、调整查询引擎功能

What’s New in V2.0
1、资料更新到 2010-07-20
2、修改了搜索结果的显示方式,使得显示速度更快
3、修改了配置文件的一些保存方式